回顧 2023 年全年,日經平均指數升幅高達 28.3% (連股息達 30.9%),往年利好日股的宏觀和微觀因素,將在未來幾年持續存在:
(1) GDP 正增長
2023 年上半年,由於疫情防控措施解除,日本經濟實現相對高速增長,第一及第二季度 GDP 分別按年增長 3.7% 和 4.5%。雖然 2023 年下半年表現不及上半年,但因對美國的汽車出口及訪日遊客大幅增長,2023 年全年將仍能實現2% 增長,超過以往 10 年平均 0.5% 的水平。至於 2024 年,估計將實現 1% 左右增速。
(2) 半導體 – 兵家必爭之地
2024 年人工智能 (AI) 進入爆發期,晶片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美國堅決把中國剔出半導體供應鏈,日本將受益不淺。
日本半導體是僅次於汽車的第二大出口商品,大部分相關企業處於半導體產業鏈上游,所以半導體周期對日本經濟有重大影響。環球半導體周期在 2021 年見頂,直至 2023 年第三季復甦,半導體周期一般維持最少兩至三年的上升期,對日本有利。
(3) 工作勤奮,機械自動化
美國政府希望把半導體產業搬回美國本土,但卻遇到人才不足和工資太高的難題。相反,日本的工作文化很勤奮,並有先進的自動化機械人技術,再加上日本政府推出大量半導體產業補貼政策,使日本更適合成為高端半導體的生產基地。
(4) 受惠逆全球化
美國要重整全球供應鏈,降低對中國的依賴,日本將承接大量從中國外移的訂單。美國帶頭在日本投資,其他資金將隨之而來,形成巨大的產業集群,產業鏈轉移將產生強者越強的效應。
(5) 軍工產業
美國有意培植日本成為東亞的軍事強國,放寬日本企業為美國生產武器及軍需品。現代武器除需要鋼鐡和火藥外,更需要尖端的晶片、衛星導航和雷達等技術,日本本身就有發展軍工業的強大基礎,現加上美國授予的技術,軍工業將成為推動日本經濟的一大動力。
(6) 旅遊業
受惠於日圓疲軟,2023 年吸引 2,506 萬人次遊客入境觀光,已恢復到疫情前 2019 年最高紀錄 3,200 萬人次約八成。此外,旅客消費亦打破紀錄新高,達 5.29 萬億日圓 (約 2,799 億港元)。
(7) 日本品牌走向世界
日本公司開始發展成跨國公司:Uniqlo 、 Donki 、 壽司郎及 Asics 等;此外,日企業借助 Netflix 向世界輸出日本文化,例如鬼滅之刃、《超級瑪利奧兄弟大電影》等。
(8) 強勁的資本開支
日本經過 30 年的經濟低迷後,現已走出債務通縮螺旋,無債一身輕,有力增加資本開支,承接逆全球化的產業鏈重整。2023 年起,日本企業重新擴大資本開支,反映投資意願強勁。
(9) 企業加薪,通縮轉通脹
日本過去長期通縮,消費需求疲弱令企業盈利受限。不過,2023 年企業開始加薪和物價上漲,12月的消費者價格指數 (CPI) 按年升幅已達 2.6%,並且連續 21 個月高於 2%。以 2023全年計,通脹水平達 3.1%,CPI 水平升至105.2,是 41 年以來最高水平。預計 2024 年全年核心CPI 漲幅約 2% 左右,這正好改善日本經濟的增長結構,使日本走出長期通縮陰影。
(10) 延續寬鬆貨幣政策,日圓升值
2024 年預期工資和物價溫和上漲,日本央行可能於上半年啟動加息,將短期利率從 0 厘提升至 0.1 厘水平。隨著美日之間的利差收窄,日圓亦將升值,回升至 135 水平左右。雖然日本央行開始為貨幣政策轉向鋪路,但不致於大幅收緊;日圓適度升值,雖不利出口,但有助舒緩進口物價上漲壓力,令整體市場回歸正常化,長遠有利經濟及股市。
(11) 公司治理改革,提高盈利能力
傳統上,日企經營保守並囤積大量現金,股東利益不受重視,導致日股過去十年的股本回報率一直在 8.5% 左右,較標普 500 指數的 18% 和歐羅區主要股票的 12% 低。 2023 年 3 月,日本監管機構及交易所均致力推動改革,以提高日股的企業管治及提升股東回報率,包括要求企業推進經營並公布改善估值方案,設定較高的盈利目標,股票回購及增加派息等。
(12) 海外淨資產回流,本土資金投入股市
日本個人及企業的海外淨資產豐厚,連續超過 30 年成為海外淨資產第一國。日本國民持有的資產高達 2,100 萬億日圓 (約 111 萬億港元),當中 53% 是現金及存款,股票或基金僅佔約 17%,機構投資者也持有大量近乎零息的國債。
由 2024 年開始,個人儲蓄賬戶 (NISA) 的每年免稅投資額度增加兩倍至 360 萬日圓、持倉上限提升逾倍至 1,800 萬日圓、取消股息稅及資本利得稅等,可能會刺激日本國內投資者重返股市。
如果日本個人及機構為對抗通脹而轉投股市,日本國民只要把 1% 資產轉買日股,便可為日股增添 21 萬億日圓,足以大幅推高日股。
(13) 資金流向
2018 至 2022 年間,日本股市累計錄得超過 840 億日圓的資金淨流出。但自2023 年起情況逆轉,外資淨流入日本股票規模達 31,200 億日圓,打破連續 3 年淨賣出紀錄,並創出 2013 年安倍經濟學行情以來新高。雖然外資去年開始大舉流入,但目前全球主動資金對日本仍處於低配程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14) 估值不昂貴
10年前日經指數的每股盈利僅約 800 日圓,2023 年已升至約 1,700 日圓,目前東證指數 (TOPIX) 的市盈率大概 15 倍,與全球股市的市盈率約 17 倍、標普 500 指數的 19 倍比較,日股並不昂貴。
(15) 巴菲特效應
2023 年 4 月股神巴菲特接受《日本經濟新聞》採訪時表示,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 (Berkshire Hathaway) 已擁日本五大商社各 7.4%,為海外的最大投資,目標是持有每個商社 9.9%。11 月 Berkshire Hathaway 發行相當於8.27 億美元的日圓債券,可能即將進一步增持日股。巴菲特的唱好言論,亦吸引了城堡集團 (Citadel)、黑石集團 (Blackstone) 等資金跟隨買進日股。
2024 年 1 月,外資繼續流入日股,新開的日本個人儲蓄賬戶 (NISA) 激增,日經指數有望升破 1989 年 12 月29日歷史最高位 38,957 點。如果看好日本股市但又不想買個別日股,可直接買在港上市的南方東英日經 225 指數 ETF (#3153),或華夏日股對冲 ETF (#3160),當中已包含大量著名企業,如豐田汽車、SONY、三菱 UFJ、日立及三井住友等。
(風險提示:以上觀點僅為個人看法,目的只為傳遞資訊,並非任何投資建議。本人不保證文中全部或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或及時性,本人或客戶持有上述股票。
版權聲明:本文已註明資料及圖片的來源及出處,若涉及版權問題,請通過電郵聯繫本人。)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