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晶片產業的發展歷史,必定要看由 克里斯·米勒 (Chris Miller) 撰寫的《晶片戰爭:世界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Chip War – The fight for the world’s most critical technology)。此外,Chip War分別有繁體譯本和簡體譯本,筆者兩個版本都看完,雖然覺得内容大致相同,但繁體譯本的文筆和編排比較順暢,所以建議大家看繁體譯本。

 

不過,簡體譯本的推薦序是由科學作家萬維鋼先生執筆,絕對值得一讀。筆者把萬維鋼先生這篇名為『國運升級點』的推薦序,摘錄下來跟大家分享:

米勒這本書能糾正我們三個錯誤認知。

 

(1)

第一個錯誤認知是任何高科技都可以用堆積的方法獲得。

我們常常默認而未經審視的一個觀念是,只要你投入足夠多的人力物力資源,就可以做成別人能做成的任何事情。

很多人喜歡把晶片戰和中國以前研發核武器類比:都是高科技,中國以前能搞出核武器,現在為啥不能搞出高端晶片呢?

因為核武器其實是個“簡單”技術,是可堆積的。中國當初研發核武器的時候,美國和蘇聯已經有現成的成功經驗,大家比較清楚基本原理,研發方向非常明確,涉及的技術項目非常有限。而且搞核武器不需要考慮商業上的盈利。

晶片的科學原理沒有秘密,都是公開的。

但是要做到技術上的可行性,尤其是商業上的可盈利性,那可就太難了,花一億元人民幣造出一顆晶片是沒有意義的。

我們需要的不是一個大專案,而是一整個生態系統。而這樣的系統,只能由全世界頂尖科技公司共同完成。

以 EUV (極紫外光) 光刻機來說,最初的設計原理來自美國,實際形成產品的是荷蘭的阿斯麥 (ASML) 公司,它用了 30 年的研發才完成了商業化。而阿斯麥並不是自己研發,它始終需要各大公司的投資和合作,尤其是需要上千家小型高科技公司做零部件供應商。例如 EUV 光刻機中的雷射器,是德國通快 (Trumpf) 公司研發出來的,它有 457,329 個部件。所有這些零部件,哪怕有一個性能不達標,光刻機的總體性能就會大打折扣。

請問中國有沒有可能以一己之力把所有這些東西做出來?

現實是中國製造從未離開過全世界的技術支持。

 

***

 

(2)

第二個錯誤認知是創新應該由政府來主導。

恰恰是政府參與度越高,就越不成功。

美國政府的確在晶片公司的成長中起到過重要作用,但晶片研發也好,生產也好,主體從來都是企業而不是政府。政府最多是在“上面”拉一把,例如提供軍方的訂單、資助國家實驗室和大學的科研。但是從來沒有“挑選贏家”、沒有直接扶植哪家公司,創新從來都是各個公司像生物演化一樣自行冒險探索、優勝劣汰出來的。

日本的做法可以稱為“亞洲模式”。政府從“下面”推,給貸款、給政策,不計成本幫你做大做強。如果你有後發優勢,這個做法在初期也許能取得快速成功,但是後期都會遭到反噬,因為被推起來的公司缺乏成本意識和冒險精神,也就沒有真正的創新能力。

蘇聯就不用說了,政府直接操作,從未經受市場考驗,敗得最慘。

創新,首先是有風險的事情,需要奇思妙想,需要你在各個方向自由探索。創新意味著浪費,意味著對現有格局的顛覆,意味著無情的破產和淘汰……這些都不是政府喜歡的。

美國真正害怕的是華為。華為是一家民營公司,而不是“大基金”。

政府主導創新最好的結果可能是扶植起來幾家沒有競爭力的本土公司,最差的結果是製造一大堆債務。

 

***

 

(3)

第三個錯誤認知是我們應該獨立自主。

獨立自主的本質是我不依賴任何人,但是這種追求在全球化時代已經過時了。

現實是,就晶片技術而言,連美國都不能獨立自主。美國必須依賴荷蘭的光刻機、日本的矽片和中國台灣的製造。不被卡脖子的正確做法不是獨立自主,而是讓自己變得更值得依賴。

 

***

網絡上已有很多關於《晶片戰爭》的内容,所以筆者只會重點選擇書中部分知識和資料,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