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新股 IPO 都會設定一個招股價範圍,當然,有些 IPO 是採取固定的招股價,但更普遍的是上下限差距介乎 10 – 20%。最近期招股的卡羅特 (#2549) 也有招股價範圍,下限是 5.72 元,上限是 5.78 元,兩者僅相距 1%,是今年招股價範圍幅度最窄的 IPO。上下限差價只有 0.06 元,就算用最高定價,對集資額的影響亦不大,這種情況引起了筆者留意。
公開發售部份是必須以上限價申請,但國際配售部份則容許在招股價範圍內,自定價格下單。如果志在必得,當然以上限價下單;如果認為招股價範圍偏高,便可以近下限價下單。保薦人亦會以招股反應的熱度,決定最終上市價。
回到新股卡羅特,為什麽保薦人會定出這麽窄的招股價範圍?
首先,卡羅特的招股期由 9 月 23 日開始,剛好遇上人民銀行等三大金融監管部門出台刺激措施。但不要忘記,在人行出招前的一個星期,亦即是卡羅特決定招股價範圍之時,港股仍一潭死水。由於保薦人不會預料到股市突然轉旺,所以開價會相對保守,導致上下限範圍超窄的局面。此外,範圍越窄,國際配售部份越容易湊齊訂單,以上周中秋假期前,港股只得慘淡的 480 億成交額之際,保薦人應該早已安排大戶落單。
9 月 24 日,中央再出救市大招,港股成交量升破 2,000 億元。卡羅特以FY23 市盈率 11.6 – 11.7 倍範圍招股,定價不高,再加上有著名機構投資者經緯創投和元生資本作為基石投資者,本來就有上升潛力。在市場氣氛突然轉熱的情況下,公開發售部份最終錄得 1,346 倍超額認購,國際配售部份則錄得 7 倍超額認購。結果,在僧多粥少和貨源歸邊效應下,卡羅特的暗盤收 10.26 元,較上市價 5.78 元大升 77.5%。
(風險提示:以上觀點僅為個人看法,不代表所在機構的官方立場與預測,亦並非任何投資建議,本文目的只為傳遞資訊。本人不保證文中全部或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或及時性,本人或客戶持有上述股票。
版權聲明:本文已註明資料及圖片的來源及出處,若涉及版權問題,請通過電郵聯繫本人。)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