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香港新股市場一潭死水,為什麽大家對 IPO 缺乏興趣?筆者整理了今年新股的首日、首周及首月的最低位,看看申請新股的損失程度:
假設投資者是從申請新股獲得股份,買入價格即是上市價。如果以上市後首月低位計,跌幅最大的第一名是北森控股 (#9669),首月最低位是 $ 9,較上市價跌 69.7%。第二名是東軟熙康 (#9686),跌幅為 66.8%,第三名是淮北綠金 (#2450),跌幅 58.1%。
上市滿月的新股暫有 42 隻,跌幅超過 50% 共有 5 隻,佔 11.9%。跌幅超過 40% 亦有 5 隻,佔 11.9%。跌幅介乎 20 – 40% 共有 8 隻,佔 19%。跌幅介乎10 – 20% 共有 10 隻,佔 23.8%。跌幅少於 10% 共有 9 隻,佔 21.48%。一個月内未跌穿上市價或錄得升幅的新股只有 5 隻,佔 11.9%。
結果顯示,大部份新股的低位每況越下,如果投資者不把握高位趁早沽出,承受的賬面損失可能越來越大。
(風險提示:以上觀點僅為個人看法,不代表所在機構的官方立場與預測,亦並非任何投資建議,本文目的只為傳遞資訊。本人不保證文中全部或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或及時性,本人或客戶沒持有上述股票。
版權聲明:本文已註明資料及圖片的來源及出處,若涉及版權問題,請通過電郵聯繫本人。)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