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 年,中國台灣 (簡稱台灣) 的經濟部長李國鼎導引了三批來自  IBM、HP、英特爾 (Intel) 等跨國企業的華裔人才回到台灣,在新竹科學園區落腳創業。然後,這三家公司急著要政府投資設立晶圓廠,以便生產它們的半導體產品。

 

1986 年 7 月,張忠謀剛回台灣接任工研院院長。當時的任務之一,就是幫這三家公司各成立一座晶圓廠,但政府又沒有那麼多預算,最終接受張忠謀的建議,創立一家晶圓製造廠,幫這三家半導體公司生產。

 

當時,這三家半導體公司只是規劃生產簡單的消費電子晶片,但張忠謀卻規劃製造特殊應用積體電路 (ASIC)。結果,富有遠見的張忠謀弄出了高低端都可以共用生產的、完整邏輯晶片生產技術。

 

張忠謀到處尋找外資來投資創辦台積電,他寄出投資計劃書給美歐日跨國公司,包括 IBM、 HP、 Intel,德州儀器、通用電子、西門子、飛利普、日立、東芝、三菱、NEC 等,卻都石沉大海。最後,李國鼎親自帶張忠謀飛到荷蘭,拜訪創辦人老飛利浦爵士。

 

20 年前,當李國鼎擔任經濟部長時 (1965 – 1969 年),引進了通用電子、德州儀器、OAK 及飛利浦等外資來台灣設廠。飛利浦的第一個海外電晶體封裝廠就設在台灣,李國鼎替飛利浦解決了一切土地及人力等問題,令飛利浦在台灣的工廠賺了大錢,亦促成了今次飛利浦投資台積電。

 

台積電的第一期資本額是 55 億元台幣,行政院開發基金出資近 27 億元,佔股權 48.3%,飛利浦則佔 27.5% 成為第二大股東。

 

綽號「國民黨大掌櫃」的行政院長俞國華,親自打電話給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請他出資支持台積電。最後,台塑勉強地投資了5% 的金額。台塑、中美和、台聚、華夏、中央投資、誠洲電子、神達電腦、台元紡織等民間企業和黨營事業,勉強湊齊了 24.2% 股權,讓台積電得以啟動。

 

1987 年2 月,台積電剛成立時的技術來源,主要是工研院電子所的 6 吋晶圓廠,整廠移轉技術到台積電籌備處,其次是飛利浦部分技術轉讓。雖然技術落後了英特爾整整 2.5 個世代,但台積電經過多年的努力,從當時的三流技術,慢慢進步到二流。

 

台積電成立的第一年,因為得到工研院電子所的全力協助,取得「三低優勢」,即廠房建置費用低 (園區土地廠房租費用比較國外相對低)、設備建置費低 (開始先向電子所租借)、人力薪資成本低 (自電子所移轉人才)。

 

台積電副總裁曾繁城帶領大約 200人團隊,負責生產,團隊原來就是工研院的電子工程師,讓台積電一開始便獲得一批高素質、低成本的人力,很快解決產品良率、量產等問題,順利展開運作。

 

當時,美國大型半導體整合 (IDM) 企業,為保護機密都不歡迎國外科技人士來參觀。幸好,在李國鼎擔任經濟部長時,引進 RCA 在台灣設廠,協助它賺了大錢,加上 RCA  高層也不認為短期訓練能帶走什麼技術,所以願意與台積電合作。

 

那時候,晶圓製造主流技術是聯華電子的 3 – 5 微米製程,主要產品是消費 IC 領域。但台積電卻採用 1.5 微米製程,比較曲高和寡。然而,當時台灣只有大約 30 家小型 IC 設計公司,每月產能需求只有幾百片。台積電的每月兩萬片產能根本消化不了,急需拓展海外市場。

 

台積電剛起步時,沒有一家半導體跨國企業瞧得起它。台積電經過一年的艱苦改進,1988年終於通過了英特爾的認證,獲得英特爾第一張訂單,代工較低階的微處理器與晶片組產品,馬上把產能填滿。

 

 

 

(風險提示:以上觀點僅為個人看法,不代表所在機構的官方立場與預測,亦並非任何投資建議,本文目的只為傳遞資訊。本人不保證文中全部或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或及時性。

版權聲明:本文已註明資料及圖片的來源及出處,若涉及版權問題,請通過電郵聯繫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