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專家一直推論摩爾定律 (Moore’s Law) 已快走到盡頭,台積電為挑戰這個物理極限,研發出最先進的封裝技術 -「SoIC」 (System on Integrated Chips),即採用晶圓生產方式來做封裝。
外界很多人都以為台積電不做封裝測試,所以才會有日月光、京元電子這些大型封測廠商出現。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台積電也做封測,只不過它只做最高端技術的封裝測試。
由於日月光、京元電子兩家廠商的技術跟不上,台積電為了晶圓製程一條龍高端研發生產的完整性,唯有自己動手來做。2022 年,這種高端技術的封測廠已達到五座。
台積電只保留少量高階的封裝技術,以搭配高端晶片製程良率的研發改善。除此之外,台積電並不在中低階封裝測試方面大舉投入,而讓日月光、矽品、京元電子等茁壯成長,形成中國台灣 (簡稱台灣) 在晶圓代工產業中,完整而強大的上下游供應鏈。
半導體產業另一大技術領域,就是立體堆疊的 3D 封裝技術發展。台積電的資深副總裁余振華帶領一百多人團隊,鍥而不捨地花上 3 年時間,研發出「異質微系統 2.5D/3D 整合技術」,可以讓每片積體電路晶片堆疊起來,呈立體發展的 2.5D、3D 狀態,突破了每片晶片上下堆疊時產生的互相干擾與微型化的困難。立體堆疊的 2.5D/3D 封裝技術,拉大了台積電與兩個強勁對手,英特爾和三星電子的技術差距。
此外,這套 2.5D/3D 封裝技術,又間接促成了台積電第三個高毛利的製程技術市場,就是在此 3D 封裝技術為前提,成熟製程環境下的特殊功能元件訂單。這個 0.18 微米 – 28納米成熟製程技術領域,本來是聯電 (UMC) 和格羅方德 (GlobalFoundries) 的晶圓代工領域,但他們沒有 2.5D/3D 封裝技術與專利,無法搭配使用,白白把訂單拱手讓給了台積電。
正因為是成熟製程,所以台積電的設備折舊成本早已歸零,而且良率突破相對高階產品容易許多,這樣的技術鴻溝幫助台積電開發多一塊高利潤業務。
總括而言,台積電依靠這三大技術領域:(1) 先進高階製程技術 (2) 2.5D/3D 封裝技術 (3) 成熟製程特殊功能元件技術,令營收大增,按比重計算,三塊業務應該是 7:2:1。
(風險提示:以上觀點僅為個人看法,不代表所在機構的官方立場與預測,亦並非任何投資建議,本文目的只為傳遞資訊。本人不保證文中全部或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或及時性。
版權聲明:本文已註明資料及圖片的來源及出處,若涉及版權問題,請通過電郵聯繫本人。)
Leave A Comment